电信业内专家指出,由于运营商的不当宣传,消费者已被引入误区。其实消费者应该追求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手机资费下降,而不是一味追崇“单向收费”。“单向”未必意味着便宜。
从事评论写作以来,笔者的评论多以批评性为主,可以说是十评八贬,少有褒评。不过,这则新闻倒是令农民出身的我眼前一亮、心中一热,禁不住要为之叫好——国家信息产业部官员近日在杭州举行的首届农民工信息化论坛上表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网络等通信方式的资费要让农民
低价进京外地手机卡无关可“卡”,专家表示:竞争可促使北京资费下调,北京移动、联通建议:最好用正规卡,消费者意见:看中的就是便宜。
国庆节前,北京移动体恤节日不能返乡的用户,推出全球通“长途叠加包”优惠套餐,让身在他乡的游子可以轻松通过电话传达对家人的思念与关怀。
被业界与消费者关注的《关于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的通知终于正式公布,并将于10月10日起正式实施。
在消失了几年后,全球通包月不封顶竟然又出现在市场上。昨天,记者在万家马甸邮币卡市场发现了这种150元不限时包月的身影,但想办这种包月卡得先交高达1.5万元的手续费。北京移动有关人员表示,这种业务使用没有任何保障。
《每日经济新闻》昨日从东方龙公司获悉,手机电视资费将出现首次下调,低于有线电视月租费。据该公司总经理吴春雷透露,“从9月20日开始,中国移动用户使用手机电视将从原来的300元降至10元。”这意味着手机电视业务发展策略的根本改变。
《瞭望新闻周刊》近日刊文报道,北京地区的手机通讯话费,尽管随着移动、联通相关套餐的推出有所下降,但与全国很多地方相比仍是“高地”。因之,种种资费更低的外地手机卡悄然在京城出现,且生意红火,大有不断蔓延之势。
昨日,四川联通正式公布的数据显示,本月开始推出的以“低价”作为卖点,无月租、本地接听免费、包月分钟内免收国内长途费的“如意通大众卡”,使其CDMA新增用户数量超过了平时的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