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升级25nm新工艺NAND闪存不仅带来了可靠性方面的倒退,容量上也有了变化,导致不少产品格式化实际可用容量缩水。为此,不少厂商都召回了已经发售的25nm固态硬盘,比如OCZ。
近日笔者从卖场获悉,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号称为7200RPM的西数1TB绿盘产品,以及1TB蓝盘缺货的消息。众所周知,西数绿盘应该为低转速产品,只有蓝盘和黑盘才为7200RPM,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详细地走访了几个商家。
巴比禄目前正准备发布一款BRXL-PC6U2外置蓝光刻录机,并且还支持BDXL,因此具备100GB/128GB的蓝光盘片刻录功能。这应该是市面上第一款支持BDXL的外置光驱了。
OCZ今天自豪的宣布,已经销售出了总共100万块的固态硬盘。显然,该公司此前宣布全面放弃内存业务并非空谈,因为该领域如今的利润已经开始萎靡。OCZ在新的领域中保持这样的战斗力自然也使得OCZ在该领域保持着很好的竞争态势,他们不久前刚刚收购了Indilinx以掌握了核心科技。
和其他厂商的固态硬盘产品线相似,Intel 320系列的性能划分也非常清晰,同样是各容量版本的读取速度基本差不多,写入速度则随着容量减少而急剧下滑,最低只有最高的大约五分之一。
三星电子宣布,已经采用30nm级别工艺开始了全球第一款4Gb LPDDR2 DRAM内存颗粒的量产,这也是迄今为止存储密度最高、工艺最先进的移动内存颗粒,可帮助智能手机、平板机等移动便携设备变得更轻、更薄、更省电。
东芝近日发布了两款新的STOR.E USB3.0移动硬盘,2.5英寸的STOR.E STEEL S和3.5英寸的STOR.E ALU 2S。
金士顿今天发布了新的MicroSDHC存储卡产品,包含4GB、8GB两种容量,Class10性能级别,FAT32文件格式,可以提供的最高传输速度为10MB/s。
除了昨天发布的廉价Express DUO 2-CH USB 3.0闪存盘之外,美国治刚(Super Talent)今天还发布了另一款同样基于闪存的存储设备,尺寸仅为50.80 x 29.85 x 4.85 mm的固态硬盘,支持JEDEC MO-300V标准。
德国著名外设厂商Sharkoon今天发布了一款罕见的四插槽硬盘底座,并首次配备了USB 3.0高速接口,产品型号“SATA QuickPort Quattro”。
对于那些已经不喜欢在刻录音乐CD也不想让手机变成随身听的用户来说,威宝新推出的超小型Store 'n' Go Audio USB闪存盘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利用闪存体积小密度高的特性,可以存储上百首音乐,你还可以将它连接到提供了USB接口的汽车上在路途上听听歌。
德国内存厂商 Exceleram 今天发布了新款DDR3双通道和三通道内存,配备Rippler散热片以及蓝色的标签字样。因此其名字也被命名为Blue Rippler。
此前英特尔发布的510系列固态硬盘虽然性能不俗,但是采用的并非自家主控芯片,而是Marvell的8SS9174-BKK2主控,而且还是34nm闪存芯片,这让不少人更加期待英特尔全新的用于取代X25-M和X25-E系列的320系列产品。现在新品的发布日期终于确定在了本月28日,毫无疑问采用了英特尔
日本地震和海啸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硬盘产业也不例外。在固态硬盘、云计算、垂直读写局限等的多重挑战下,一场地震让硬盘业雪上加霜,多家硬盘碟片、基片制造商的工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还有一定的人员伤亡,不得不暂时停产。
一场地震和海啸让日本收购了NEC电子的瑞萨不得不暂停多座工厂的生产工作,也让台湾厂商看到了机会,趁机开始加速USB 3.0主控制器的USB-IF官方认证工作,希望能捞到一些订单。
镁光(Micron)第二大SATA6.0Gbps固态硬盘RealSSD C400如今正是登陆北美市场,采用的是Marvell 88SS9174主控,而英特尔最新的510系列固态硬盘同样采用该主控。
在发布3TB硬盘之后,西部数据公司今天正式发布了6TB My Book Studio Edition II外置硬盘,面向专业用户,这比此前4TB外置硬盘在容量方面扩大了33%。
尔必达、东芝以及索尼的受损情况,受到日本9.0级强震影响,尔必达工厂遭遇短暂停工,而占有全球NAND市场三分之一的东芝则在此前关闭了部分工厂,好在很快已经恢复运转,继续NAND的制造。